Monday, September 19, 2022

秋涼

等待一夏的秋涼,終隨昨日一場雨來了,透窗而入。但夜涼太甚,睡前仍得關窗,天花板的電扇仍得讓它緩轉。氣流是舒適感的重要來源,卻易被忽略,直到停滯了方知不對勁。我躺在床上看扇葉背後天花板上轉動的影子,皮膚感到來自宇宙細緻的、分子層次的情意起伏。起伏,是風扇勝於冷氣之處。冷氣帶來浸透之感,你像一座熱爐在冷的氛圍中蒸發降溫,直到與周圍一樣冷。風扇帶來的卻是近乎同溫的氣流,有方向、不確定,隨機任緣與你相遇,然後帶走你的一些體溫。

秋涼時節,我因之想起曾經帶走體溫的人與事。皮膚涼快,而心中是暖的。

我寄情於機械、興懷而賦,或引人譏笑。不過,請稍等,想想:人之勝於電扇者幾希?在體溫暴射的人流中我們究竟經過幾次心意相通時刻、幾回情意的自然流動?

何況,同一宇宙義理,催動風、也催動情意,催動日居月諸,也催動青絲華髮。扇葉的旋轉,何異於動植物的一呼一吸?無論天文格局的機栝,或者分子層次的擾動,總在那裡,而我們粗糙的感知,也總在其中張望。

張望,大都是失望。因此極少數不期而遇的情意起伏,便彌足珍貴。

~此岸的彼岸~

Tuesday, March 15, 2022

愛惜野草的晏殊 - 解讀《庭莎記》

我寫過一篇《無性繁殖》,談 Spider Plant,蛛草, 因此最近讀到晏殊一篇散文小品《庭莎記》,頗有異代知己之感,忍不住拿來和大家分享。

晏殊創作了大量的詩文,有《臨川集》三十卷,《二府集》二十五卷,皆散佚,僅《珠玉詞》一卷留存。他生於西元991年,畢竟是一千年前的作者,經過年代與戰爭,能留下雪泥鴻爪,已屬於幸運。清朝四庫全書將他殘存的零星詩文整理成《晏元獻遺文》。《庭莎記》記載他如何把院子裏蔓延的野草,化成賞心悅目的風景,很有意思。據我所知,這篇散文沒有收錄於任何詩文選集,網路上也沒有完整的注釋。我做了一點整理賞析,貢獻於愛好古文的同好。

喜歡蒔花種草的人,不由得會被植物沉靜自華的生命姿態所吸引;培育植物的過程,也有一點參天地造化之功的意義。孔子說「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」老子說「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;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。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」四時行焉,陽光、空氣、水分、土壤,溫度,造就萬物,天何言哉。百物生焉,我們因應萬物的本性,享受生命之美,勿逆性而行、勿貪天功以爲己力。這是晏殊的意思。我曾說他是大隱於朝市的行道之人,晏殊若有知,也應引我為異代知己。


《庭莎記》第一段

【原文】余清思堂中讌亭之間隙地,其縱七八步,其橫,南八步,北十步,以人跡之罕踐,有莎生焉。守護之卒皆疲癃者,芟薙之役,勞於後畦。蓋是草,耐水旱,樂延蔓,雖披心隕葉,弗之絶也。

【意譯】我所居的清思堂,介於正堂與宴客的亭子之間,有塊空地,長七八步,橫南邊八步、北邊十步(接近菱形)。因爲人跡罕及,長滿了莎草。我家的守門人兼園丁,皆年老力衰之輩,經常抱怨說,拔除莎草的工作比照顧後院的菜園還累。這種草,能忍耐水旱,到處蔓延,長個不停;拔它的根、剪它的葉,都無法將其根絕。

【字詞解】
  • 讌:宴飲。讌亭,即用來宴客的亭子。
  • 癃:足不能行;引申為“衰老病弱”的意思。
  • 芟(shan1)薙(ti4):除草。芟薙之役,即除草的工作。
  • 披:劈開。心,指草根。隕:毀壞。披心隕葉,形容除草的動作。

莎草是個什麽東西呢?我自己過去三年來比較認真地養花種菜,對於難以根絕的雜草,例如開美麗小黃花的酢漿草(Oxalis),頗有經驗。我查了一下,在植物分類上,莎草(cyperaceae, sedge)是一個科(Family);莎草家族很大,包括了約90屬(Genus),5000種(Species),分佈廣泛。著名的莎草物種有香附子、紙莎草、蒲草、荸薺等等。我們不知晏殊家院子裏長的是哪一種,但根據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等中醫草藥傳統來推斷,莎草因該是香附子(Cyperus_rotundus)。李時珍說,莎草疏疏落落、彼此不沾黏,適宜編織斗笠雨衣;它的根互相附著連綿不斷,可用來配置香料,因此又叫做香附子。(參考本草綱目所載:其草可為笠及雨衣,疏而不沾,故字從草從沙 ... 其根相附連續而生,可以合香,故謂之香附子。上古謂之雀頭香)


《庭莎記》第二段

【原文】予既悅草之蕃蕪,而又憫卒之勤瘁,思唐人賦詠,間有種莎之說。且茲地宛在崇堞,車馬不至,弦匏不設,柔木嘉卉難於豐美,非是草也無所宜焉。於是傍西墉,畫脩徑,布武之外,悉為莎場,分命騶人散取增殖,凡三日乃備。援之以丹楯,溉之以甘井,風光四泛,纎塵不驚。

【意譯】我一方面欣賞莎草恣意蔓延的樣子,一方面不忍因除草而增加園丁的負擔,便想到唐朝人的詩詞歌賦裏頭,有提到種植莎草的事,像是個好主意,或許可以效法。何況這塊空地好比高高的城墻角落那麽荒涼,既非車水馬龍的交通要道,也非歌樓酒肆等熱鬧場所;若栽種嬌貴美麗的花木,恐怕也長不好。似乎沒有比生命强韌的莎草更適合這塊荒地的了。於是我開始規劃,讓人沿著西牆開了一條長長的小徑,小徑之外全闢爲莎草生長的園地。又命我的隨從們也幫忙,去別的地方搜集莎草移植過來,增加草地的覆蓋率。這樣足足忙了三天。接著又加上紅色圍欄,引入井水灌溉,竟然造就了一片美好風光,清新可喜、沒有一絲塵沙。

【字詞解】
  • 卒之勤瘁:服役園丁工作的辛苦。
  • 堞:城上如齒狀的矮牆。崇堞,城墻高處。
  • 匏:古樂器名。笙竽等樂器以匏為座,故此類樂器稱為「匏」,與金、石、土、革、絲、木、竹合稱「八音」。蕭統《昭明文選序》:「譬陶匏異器,並為入耳之娛」。
  • 弦匏不設:並非歌樓酒肆等熱鬧場所。
  • 布武:泛指行進,行走。布武之外,指路徑以外的地方。
  • 騶人:前導或後隨的騎士。
  • 丹楯:紅色的闌檻橫木。


《庭莎記》第三段

【原文】嗟夫,萬彚之多,萬情之廣,大含元氣,細入無間,罔不稟和相適,區別顯仁。措置有規,生成有術,失之則斁,獲之則康;茲一物也,從可知矣。乃今遂二性之域,去兩傷之患,偃藉吟諷,無施不諧。

【意譯】唉!世上萬物種類繁多,各具性情;其大者,蘊含天地的元氣,其小者,肉眼難以分析辨識,但都依照物種的秉性,適應環境,各自彰顯上天的好生之德。那麽,我們做事情,是不是也應該依照合理的規律?栽種培育,是不是也應該採取有效的方法?違背自然之道,會導致衝突敗壞;遵循自然之道,能把我們帶向和諧安康。從莎草這小東西,可讓我們得到這些領悟。我很高興,在處理莎草這件事情上遵循了兩樣東西的本性,避免了違逆本性所可能造成的傷害。結果,我得到一片鮮美的草地,仰臥其上,吟詩作文,盡情思考,非常舒暢。

【字詞解】
  • 彚:種類。
  • 萬情:萬物的各種性情。
  • 細入無間:極爲細小,能夠進入無法辨識的間隙。
  • 和:協調,指與天賦的性情一致。適:適應。稟和相適,指依照秉性,適應環境。
  • 區別:種類性情各異的萬事萬物。顯仁:彰顯上天的好生之德。
  • 措置:規劃、安排、辦理。
  • 生成:培養,培育。
  • 失之則斁,獲之則康:之,指「稟和相適,區別顯仁;措置有規,生成有術」的自然之道。
  • 斁(du4):敗壞。
  • 偃:仰面倒下。藉:襯墊,這裏指以草地為襯墊。

遂二性之域,去兩傷之患,指兩件事物,一是老邁的園丁,一是到處蔓延的莎草。對於老邁的園丁,除草會是經常而徒勞的負擔。對於到處蔓延的莎草,把它硬生生從人跡罕及的荒地惡土除去,有違上天好生之德。但晏殊“悅草之蕃蕪,憫卒之勤瘁”,靈機一動,決定把荒地闢為可休息坐臥可吟詩諷詠的一片净土,兩全其美,兩避其害。這個決定的關鍵,在於晏殊願意順從生命的本性,不執著於什麽是雜草、什麽是嘉禾美卉。

我住在加州,山坡地上滿是野花野草。無言而盛大的燦爛,靜止而蓬勃的舞動 - 人拿什麼和野花野草相比呢?費勁心機,極盡工巧,何曾勝過造物主所賜的裝飾。我曾在 Napa Valley 一酒莊的野花園圃之前,讀到愛默生的詞句:“What is a weed? A plant whose virtues have not yet been discovered.” 愛默生雖智,卻未免太人本主義了。What is a weed? A plant whose virtues have been well hidden from men. “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” 比起來中國古人更貼近自然點。


《庭莎記》第四段

【原文】然而人所好尚,世多同異,平津客館,尋為馬廏;東漢學舍,間充園蔬。彼經濟所先,而污隆匪一,矧茲近玩,庸冀永年?是用刊辭於石,知所留意,庶幾不剪也。

【意譯】我對莎草的喜好,看在別人眼裏,應該很奇怪、很不符時尚吧?然而人們在不同的時代追逐不同的時尚。我看到昔日為貴族高官所蓋的豪華旅館,不久便淪爲馬廄;東漢時代的堂皇學府,竟也變成儲藏蔬菜的倉庫。過去追逐的時尚,今日棄若敝屣。每個時代所貴重的東西,到了下一個時代便失去價值。因此,我們豈能期待今日的新穎玩物、能持續多久?相形之下,莎草强韌的生命,卻能在任何環境任何時代都存在。把我這篇小文章刻在石頭上吧,做個提醒,讓大家知道我愛惜這片莎草的心意,不要隨便把它當作雜草除去。

【字詞解】
  • 平津客館:為高官所設的旅館。平津:古地名,漢時爲平津邑,武帝封丞相公孫弘爲平津侯。後來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。
  • 尋:隨即。
  • 污隆:污=低窪,地位低下,衰微。隆=高,盛大,尊崇。
  • 矧:況且,何況。
  • 庸冀:庸=豈,怎麼。冀=希望。

最後這段文字的思緒比較曲折,且從上一段到這一段的轉折稍顯突兀,中間可能散落了一些文字,因此我加入了自己的想法,試著把它解釋得順暢明白。


參考資料


~此岸的彼岸~

Thursday, February 24, 2022

暈眩咖啡舘

暈眩咖啡舘,全加州只有一家。大導演希區考克,以暈眩 Vertigo 為名,在咖啡舘所在的小鎮拍了一部驚悚片,中文翻做《迷魂記》。

暈眩咖啡舘其實是個治療生活暈眩症的好地方 ... 世界天旋地轉,暈眩咖啡舘風平浪靜 ...



~此岸的彼岸~

Friday, February 18, 2022

從矽谷到杏花村

我所知道的杏花有兩種,一種在唐詩宋詞裏,一種在加州的農莊裏。

每年到了二月中,立春後雨水前,杏花就開了,我便以悠閑的逃脫速度駛向東北方。我總是到 Manteca 小鎮看杏花 ...



~此岸的彼岸~

Monday, February 14, 2022

東風夜放花千樹 - 元宵快樂

東風夜放花千樹,祝大家元宵快樂!二十四節氣,也走到生氣盎然萬物滋長的時候;元宵過後,便是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。想種菜的這時可以鬆鬆園子的土,栽下菜苗;想出外踏青的趕快結伴出遊,莫辜負大好春光。

今年二月十四、十五,情人節與元宵節恰巧接踵而至。東西情人並肩相視,不講講辛棄疾的《青玉案》,似乎説不過去。這首詞大家都很熟悉,因此我就不怎麽説文解字了。帶著大家念一念,輕鬆地欣賞一下(臨時起意寫這篇,來不及錄音,就用文字稿吧)。

辛棄疾寫這首《青玉案》的時候,約三十歲,還是俠情萬丈:

東風夜放花千樹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
寶馬雕車香滿路。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。


蛾兒雪柳黃金縷。笑語盈盈暗香去。
衆裏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


稼軒詞熱愛馳騁想象力,不過這首詞的上半闋不需要用到他太多的想象力。對於宋朝人,包括南宋,元宵燈會是從天子到庶民都習慣的大熱鬧。根據記載北宋生活的《宣和遺事》、《東京夢華錄》,宋朝的燈節從冬至之後就著手準備。先是搭棚子、立燈山;到正月初七,燈山上綵,即開始張燈結彩。從皇室賞燈的門樓到最大的燈山,一條大街長達百多丈,街頭橫著排列三個彩門,到處燈火燦爛。千街萬巷,都是小吃攤,都是街頭藝人;説書唱戲,彈琴吹簫,賣藥算命猜燈謎,踢球吞火耍猴戲 - 整個京城變成超級大夜市!

彩燈有各式花樣。大街彩門上幾萬盞燈蜿蜒連結,猶如兩道飛龍相戲。皇室觀燈的正樓兩邊的朵樓,各掛方圓一丈的大燈毬。有的燈山搭配人造瀑布,貴戚大臣的坐席則設有水燈,光彩隨水流動,真是繁華極致。即便是軍營公署的人,雖然依法不得外出夜遊,也凑熱鬧,用長竹竿把燈毬伸到圍牆外;從遠處觀看,幾百個燈毬在夜空中高高低低閃爍,猶如飛星。

所以整個上半闋全是寫實,寫元宵燈節的熱鬧。花,星,雨,玉壺,魚龍,都是燈。自古以來寫元宵燈火的墨客詞人可多了,似乎不差辛棄疾一個,可是我們爲什麽記得這首?因爲它不僅僅描寫靜態的裝飾。幾個關鍵字,夜放,吹落,如雨,香滿路,聲動,光轉,舞,寫出了季節的流動、人的流動、光彩的流動,讓讀者仿佛置身燈會,一夜春風拂來,上下左右遠遠近近都是燈。

辛棄疾也是個塑造情境對比、拉扯情感張力的大行家。上半闋寫景,將靜態的裝飾寫出動感;下半闕寫人,由動入靜,從洶湧人潮導入個人的尋覓,從熱鬧的大街導入燈火闌珊的角落。

“蛾兒雪柳黃金縷”是當時女子所帶的髮飾,元宵大夜市也賣。湧入大街賞燈的佳人靚女,頭上都帶著白色的飾物,有飛蛾的形狀、柳條的形狀,也有金色的絲綫。寫的是人潮,可是落筆落在如雪浪湧來的女子髮飾之上。筆法如同寫的是海浪,可是落筆落在浪花之上。

衆人淹沒在美艷眩目的雪浪當中,沉醉在暗香浮動的溫柔鄉裏,有個賞燈人卻尋尋覓覓。從繁華最高處,回頭一看,在燈火零星弦歌隱約的角落,發現一雙靈動的眼睛與他交會。燈火闌珊與“玉壺光轉魚龍亂舞”相對照,繁華落盡見真淳,正是這一刻

暗這個字,是個重要的過渡字,一方面固然形容大群佳人靚女走過、空氣中的香味隨之飄去,一方面則由光入暗,而且這暗是内心的暗,在光亮的外表下更顯出黑白對比。只用不着痕跡的一個字,既具有形容詞的功能性,又具有連接詞的過渡性,實在是高手中的高手。

這個賞燈人身體在東風吹起的流光泛彩之中飄蕩,心靈卻在人跡罕及的暗處迫切尋覓,直到他了悟到追逐人潮並無法帶來心靈的平安滿足,於是頓悟回頭,發現了一盞燈火、一對眼睛。這可能是他新的盼望,也可能是他重新肯定自己“少年十五二十時”的志氣。我們不知道細節,但也不必細究。這個元宵節,東西情人並肩相視,希望大家有機會發現、或重新肯定那盞燈火、那對眼睛,在享受春和景明的同時,也找到心中的安穩自在。

~此岸的彼岸~

Friday, February 11, 2022

早春的蜂鳥

傍晚走到後院清掃樹葉,聞到一股淡淡甜香,原來兩株梅樹李樹什麽什麽樹,搶得頭籌開花了。眼前忽然飛來一隻蜂鳥,振翅不去。膽子這麽大,我猜,必定是一隻母鳥。果然枝椏交叉處、躺臥一個小小鳥巢。我取來梯子站上去拍照,瞧見裏頭已有鳥蛋。

開春了,是個好兆頭。



~此岸的彼岸~

Monday, February 7, 2022

盛世的詞人晏殊 - 從壹首《浣溪沙》談起

第一集、似曾相識燕歸來

讀一首宋詞,談一點北宋歷史。這首《浣溪沙》,平鋪直述,沒有冷僻的典故、隱晦的象徵;其淡如水,沒有熾熱的情愛、綿綿的悔恨。寫些什麽呢?在富貴閑人的微醺氛圍中,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?自小有神童之譽的晏殊,他的詞當真只是抒發太平盛世的富貴閑愁嗎?

第二集、昨夜西風凋碧樹

從王國維所論詞的境界,談到晏殊的境界。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 - 晏殊把個人的感動昇華,到達代表人類感動的高度,成爲人類經驗的大使。所有的人,不論是已逝的、活著的、尚未出生的,他們説不出口講不明白的感動,都可以透過這位大使來傳達。

第三集、細算浮生千萬緒

晏殊也有許多詩詞是爲了開party寫的。其實大多數的詞都是爲了開 party 而寫的,因爲詞本來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,寫給歌伎在宴席上唱,所以内容自然多關相聚之歡,離別之苦;文字自然溫柔,情感自然婉轉。到了北宋,大文學家加入詞的創作,在寫流行歌曲的面具之下埋藏個人的心聲、流露了更多真情。流行歌曲也有高下之分,何況亂世有亂世的聲調,盛世有盛世的節奏。我們從三首詞,看晏殊這位大宗師大巧若拙化俗為雅的功力。

~此岸的彼岸~

Saturday, January 15, 2022

宿命與緣分 - 説説聊齋的《黃英》

聊齋是我自小最愛的床頭書,後來到美國讀書,漸漸被西方的科幻小説吸引,聊齋便擱下了,直到走過北美大陸的東北西南,才又回過頭來重讀聊齋故事。經歷了人生的現實與虛妄,我發現,科幻小説也好,聊齋也好,都是魔幻,只是各有各的維度。科幻小説在時間的維度上開展魔幻之旅,乘坐科技的翅膀飛到未來;聊齋則在空間的維度上開展魔幻之旅,將當下的人間世延申到廣大的有情世界,讓仙凡相遇。它們都屬於「變魔術」的故事類型,有別於幾乎所有其他的故事類型。其他的故事類型基本上屬於歷史故事,轉頭向後看,從過去提煉出人類共同的掙紮共通的情感,然後運用文學技巧重新敘述。聊齋與科幻小説則橫空出世,以馳騁想像力打造「文學元宇宙」、帶給讀者更新鮮的閲讀體驗。

歷史很好看,因為人有記憶;魔幻也好看,因為人有盼望;不同的故事類型,各有其瑰怪奇偉嫵媚風流。講聊齋故事的目的,當然是帶大家來逛逛聊齋的魔幻世界。

聊齋故事491篇,從何説起呢?當然從我最情有獨鍾的説起,這篇叫做《黃英》。

第一集、採菊相從油碧車

第二集、東籬市井春不歸

第三集、玉山傾倒醉陶香

~此岸的彼岸~